科技“加持”供应链,上海银行串起中小微企业“普惠共赢链”

2020-07-27 11:02 来源:第一财经

对于银行业而言,供应链金融业务正经历化“疫”为“翼”的转变,迎来发展新机遇。

2020年受疫情影响,产业链上各企业协同效应愈发明显,可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在此背景下,作为连接产业上下游各环节的重要融资方式,供应链金融被寄予了诸多期望,成为解决企业资金难题的一大突破口。

与此同时,伴随着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的深入应用,插上“科技翅膀“的供应链金融再次焕发生机,化解了信息不对称、效率和风控等长期以来中小企业融资的多个痛点。

在加快建设金融科技中心的上海,身为供应链金融领域的先锋,上海银行充分运用数字化思维,深入探索科技与金融的融合,积极打造供应链金融服务新模式,聚焦“线上+供应链+普惠”特色服务,致力打通产业和资金双供应链,围绕核心企业向产业链上下游实体企业提供更多金融支持。

与传统供应链金融不同的是,上海银行进一步加强了大数据及人工智能等技术应用,以科技提升产品优化,助力普惠金融的开展,并为中小企业提供“非接触”式线上服务,着力打造“端到端”的开放型生态。

随着金融科技的深入融合,未来以上海银行、供应链核心企业、上下游中小企业、仓储物流、电商平台等为主的线上供应链生态圈的出现值得期待。

一季度家电经销商夜夜难眠

小王是海尔集团位于武汉的一家经销商企业主,当回想起年初的那段时日,小王感叹道:“挺难。”一来,一季度家电销售基本停滞,企业现金流来源受阻;二来,房屋租金、员工工资等固定成本压在肩头。

尤其是在3月,企业又要开始备货,公司自有资金不够,再加上规模小,也没法申请到银行贷款,那段时间,小王几乎夜夜辗转难眠。

而在全国,像小王一样的经销商企业主还有很多,据了解,因疫情影响,海尔集团旗下遍布在武汉、襄阳、长沙、南昌、合肥、徐州、重庆、郑州等地的42个工贸公司及46个城市的经销商,均遇到了资金周转问题。

线上供应链化“疫”为“翼”

转机发生在3月中旬,在了解到经销商的情况后,海尔集团向上海银行提出希望通过供应链金融解决方案,为其遍布全国各地的大批量中小型经销商客户提供贷款支持,帮助这些企业尽快实现正常经营运作。

在获悉企业需求后,上海银行第一时间启动了专项工作,依托“线上+供应链+普惠”的特色服务模式,与海尔集团共同设计了供应链金融解决方案,一解经销商燃眉之急。

便捷高效是上海银行服务的一大标签,在通过了供应链项目业务方案准入、核心企业审批后,为了方便企业融资,上海银行对单一中小微企业采取差异化快速审批模式,同时依托互联网技术,实现从企业申请、签约到提还款全流程线上化操作。

具体来看,上海银行借助已有“上行e链”线上供应链平台体系,与企业端采购提货平台无缝对接,使经销商企业不用跑银行网点,便可在线申请、在线签约、在线提还款、在线提货的全线上操作。在疫情下,为企业提供“非接触式”的金融服务。

两星期完成贷款700余笔

“利用这一平台,企业可快速获得贷款,从申请、授信、签约到放款最快1天就能完成。”小王说道,其中,提款更是快至秒级,弥补了以往传统信贷模式流程长、成本高、效率慢等不足。

这背后,也离不开上海银行内部团队的高度协同。为满足企业需求,上海银行各争分夺秒,条线通力配合,力争以最快速度提供信贷资金支持。比如,以客户为中心,成立专项服务团队,“网格化”贴身服务全国40多个城市上千家经销商;同时,对重点疫区企业建立服务绿色通道,提供“一对一直连”服务。

上海银行公司业务部总经理助理、供应链金融部副总经理杨晨介绍,在后续跟踪服务企业过程中,上海银行还与海尔集团B2B平台实现系统互联,如此一来,诸如信息推送、数据校验、流程管控等环节可通过双方核心系统自动完成,减少了人工参与。

数据显示,项目启动后的两个星期左右,上海银行累计向海尔集团741户经销商开展了授信审批工作,授信金额合计19.73亿元。而在此前,一个支行一年可能都难以完成700多笔的贷款审批。

科技赋能促进服务提质增效

快速高效的线上供应链离不开金融科技的加持。近年来,上海银行深耕“智慧金融”,大力发展金融科技,推进银行数字化转型。金融科技的引入为该行供应链金融的发展注入新动能。

一方面,通过区块链技术有效解决信息不对称、信用成本高等难题,用技术构建互信的金融交易环境;同时,借助大数据分析、云计算运用,将以往无法使用的经营行为数据转化为可用的信用数据,更准确地识别企业在产业链中运作情况;

另一方面,通过物联网技术对交易商品进行有效监控管理,降低传统仓储监管公司监管难度;利用互联网、生物识别技术实现系统、信息互联互通,进而打破地域限制,为中小企业提供“非接触”式线上服务。

上海银行在供应链金融业务上的“进步”也是当前供应链金融发展的一个缩影。不同于传统的中心化模式,在信息化技术的突飞猛进下,供应链金融已迈入2.0线上化时代,即通过电子化等技术手段对接供应链的上下游及各参与者的ERP端口,银行与供应链参与者共同合作提供融资服务。

如今,供应链金融正迅速从2.0向3.0阶段迈进,供应链金融3.0时代主要以平台化为显著特征,银行、供应链参与者以及平台的构建者以互联网技术深度介入,比如打造云平台,通过资金流、信息流、物流三维数据风控建模来构建综合化的大服务平台。

同时,产业互联网的浪潮为供应链金融开创新模式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供应链金融有望走向智慧化4.0时代,即业务模式趋向去中心、实时、定制。如在与海尔集团的合作中,上海银行就创建了以企业需求为首的全线上端到端模式,依托有针对性的金融科技创新,在确保业务时效的同时,持续提升客户体验感,从贷款审批到放款的平均用时约10天,经销商企业还款后即可实现提货,进一步优化了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金融服务。

有了科技的赋能,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更加有效。一直以来,信息不对称和银行资源约束是中小企业融资难的一大痛点,而随着金融科技的深度应用、产业集群的快速发展,线上供应链金融成为破解以上难题的突破口。

除了服务效率的提升外,上海银行利用金融科技实现的,还有风险管理的精准把控,这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确保交易的真实性;二是锁定贸易的自偿性;三是实现风控的闭环性。层层加码之下,截至目前,上海银行供应链金融业务资产质量保持优良。

从“供应链”到“共赢链”

随着供应链金融的发展,可以预计的是,未来中小微企业、核心企业及金融机构将共同构成一个互惠共赢的生态圈,见证“供应链”蜕变为“共赢链”。

这在上海银行与海尔集团的合作中已有体现。对于海尔集团下游经销商而言,利用上海银行融资资金支付货款,不仅减少了自有资金占用,而且借助预付结算方式批量定购海尔产品可取得优惠价格,进一步扩大企业经营规模和盈利空间,再者企业不用跑营业网点就可轻松获得资金支持。

海尔供应链金融总监杨红星介绍道,当前供应链金融已经成为海尔集团下游经销商重要的流动性选择工具。每天,在全中国,都有很多客户通过数字化终端向合作的金融机构发起融资。“由于融资速度快,随借随还,而且利率极低,因此对客户支持非常大。”他称。

另外,对于核心企业海尔集团而言,只有上下游企业保持良好经营,核心企业才能行稳致远;对于上海银行自身而言,发力供应链金融可助推行内普惠金融的发展,精准滴灌中小微企业,提升融资服务效率。

不过,杨晨还提及,当前适应线上供应链金融生存发展的生态环境仍待完善,建议搭建更健全、更开放、更安全的企业数据平台,为银行提供工商、司法、税务、海关以对企业精准画像;协调相关部门细化完善新金融科技法律法规,鼓励运用互联网、区块链、生物识别开展贷款“三查”;协调各方资源搭建基于区块链技术的产业联盟,通过新技术突破核心企业与中小企业建信息壁垒。

“未来的供应链金融应该是去产能化的,完完全全融入到交易中。”在杨晨看来,要让供应链金融真正有温度,要让客户在使用过程中“无感”,“当你需要的时候,产品就在那里”。

第一页 第二页 继续阅读